【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日前,商务部发布了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的公告。该公告对国内肉牛产业将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有利于保护国内农民生计和产业安全。
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之一。按照WTO规则,在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一国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情形下,该国调查机关可以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保障措施调查,以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在国际上,发起保障措施调查是常见的。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区别在于,保障措施针对的是来自全部国家的进口,而不是特定国家。我国一向对发起保障措施调查十分慎重,自加入世贸组织到本次调查启动前,仅对外国产品发起过2起,分别是进口钢铁和进口食糖。
近年来,牛肉进口量持续增加,2013年不到30万吨,2023年达274万吨,增加了8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36.4%,牛肉成为当年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产品。事实上,2023年6月以来,进口牛肉已连续18个月单月进口量超20万吨,2024年上半年进口量达2019年同期的2倍以上。在此情况下,国内牛肉和活牛价格快速下跌,目前牛肉价格已跌到近5年最低水平,活牛价格跌到近10年最低水平,大部分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以2024年11月为例,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以上。
牛肉过度进口已对我国肉牛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不仅表现为经营主体亏损,更表现为对基础母牛的危害。基础母牛是肉牛产业的根本。肉牛的生产周期长、繁殖效率低,从母牛养殖到母牛繁育再到育肥牛屠宰长达3.5年,且牛属于单胎动物。一旦基础母牛产能大幅下滑,没有四五年时间难以恢复。然而,在不少主产区,犊牛价格已经抵不上母牛的饲喂成本,有的地方母牛按斤低价甩卖,不少有繁殖力的母牛被送进屠宰厂。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优质基础母牛群体将面临萎缩。若情况延续,两三年后,产量下滑,价格高企,也会影响消费者利益。
国际经验表明,只有本国保有一定的产量和自给率,才可能对进口价格有话语权。试想,如果国内肉牛产业垮掉,绝大部分牛肉靠进口,那么现在廉价的外国牛肉到那时就不一定廉价了;我国牛肉进口来源国集中在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一旦其发生动物疫情,导致贸易中断,也会影响牛肉供给。如今,牛肉消费已成为全民性消费,养牛业带动的产业和就业范围广,包括上游的育种、饲料,下游的屠宰、加工等在内都是庞大的产业,这么大的产业没有理由放弃。以上说明,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很有必要,要用好WTO规则赋予我国的权利。
保障措施的目的是缓解相关国内产业的暂时困难,帮助产业在实施期内适时调整。近年来我国牛肉人均消费不断增加,但还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也不及日本和韩国,提升消费依然很有潜力。国产牛肉和进口牛肉在品质上各有千秋,国产牛肉适合中式烹饪,进口牛肉则是烹饪西餐的首选。国产牛肉的一大优点是新鲜,然而漂洋过海而来的进口牛肉大多是冷冻肉。前些年进口的牛肉大多是高端牛肉,主要是品种调剂;这些年进口的大多是大路货,主要是价格便宜。
当然,肉牛产业也要提高内功,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优的牛肉。要用好饲草料资源,积极开发牛部位肉,利用国人偏好新鲜的特点,建立供应链一体化经营模式。在加工、交易、品牌等环节补齐短板,实现销售模式创新股票在哪加杠杆,从卖牛肉转向卖牛肉食品,减少大范围多频次运转。只要持续优品种、强技术,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壮大优质产能,不断促进生产、加工、销售、贸易等环节协同,肉牛产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市配资网_股票配资门户网_股票配资资讯网观点